紧张的生活节奏,繁重的工作压力,不良的生活习惯,使现代人的健康频频亮起了红灯。
饭后偏爱久坐一处,喜听劲爆之音等不良的生活方式更为健康蒙上了一层阴影,放假的日子也有更多人喜欢饭后的“沙发瘫”。
其实饭后养生自古就有,古人对饭后保养也十分重视。良好的饭后习惯不仅可以促进饮食的消化,久之更能延年益寿。因此饭后哪些生活习惯可以促进身体健康?而哪些不良嗜好又对健康无利呢?下面为您介绍一下。
饭后常做四件事
1、饭后漱口
我国古代就有“食毕当漱口数过,令人牙齿不败口香”之说。人体的消化过程是从口腔开始的,进食后口腔内容易残留食物残渣,在口腔酶类的作用下,可分解成一些酸性物质。若不及时清除,往往会引起口臭,久之甚至可引起龋齿或牙周病。故饭后可选择用淡盐水漱口,以保持口腔卫生。
2、饭后赏乐
明代医家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说:“脾好音声,闻声即动而磨食。”中医认为饮食是由脾胃共同协作才能被消化。而饭后播放一些曲风沉静悠扬,声音低调醇厚的曲子(如《春江花月夜》、《春之圆舞曲》),则对脾胃是一种良性刺激。可在聆听中让曲调、情志、脏气共鸣互动,从而起到调畅精神,促进饮食消化的作用。
3、饭后散步
人们饭后不可立刻走,“食饱不得急行”。饭后散步一般是在饭后30-40分钟后开始,这样是有利于人体健康的。
4、饭后摩腹
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说:“行毕使人以粉摩腹上数百遍,则食易消,大益人,令人能饮食无百病”。就是说要人们在散步之后,可再以手摩腹,这样有助于促进胃肠的蠕动。具体操作可将双手搓热,再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用手掌慢慢环转推摩。
饭后六不宜
1、饭后不宜疾言动怒
清代张骥在《内经药瀹》说:“食后勿怒,怒后勿食”。因为大怒可引起肝气疏泄太过,进而克伐于脾,导致脾运化饮食的功能受损。所以饭后大怒,容易引发功能性消化不良,久之甚至会引起消化性溃疡的发生。
2、饭后不宜立刻吸烟
饭后胃肠蠕动增加,血液循环加快,此时吸烟可促进烟中有害物质的吸收。同时,烟草内的有害物质可抑制消化腺的分泌,还可引起胃粘膜的损伤。故饭后不可立刻吸烟。
3、饭后不宜多喝浓茶
浓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可与某些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易消化的凝固物,大大加重了胃的消化负担。故应选择饭后半小时后喝茶。
4、饭后不宜多吃水果
饭后吃进的大量水果会被正餐中的食物阻滞在胃内,但水果的消化速度又比一般食物要快。若停留时间过长,将引起腹胀或便秘等症状。因此水果宜在两餐之间食用。
5、饭后不宜剧烈运动
饱餐后立刻剧烈运动,胃内容物会牵拉肠系膜,引起腹痛。另外,运动时血液主要供应肌肉,而消化器官的血流量则相对减少,餐后剧烈运动则不利于消化活动的进行。
6、饭后不宜立刻睡觉
若饭后马上进入睡眠状态,会让身体中的热量、脂肪等物质无法被消耗,常引起肥胖症的发生。久之甚至引发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患。此外,如果进食过多食物,还可导致食物反流、恶心呕吐以及消化不良。
来源:五味斋医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