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无疑是宝宝在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不仅仅是制造快乐这么简单。
很多家长都容易忽略游戏在好玩之余蕴藏着的层层深意。
即,对我们,甚至对宝宝的作用。
从亲子关系来看:
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在《游戏力》的书中说到:
“游戏不仅帮助我们进入孩子的世界,而且帮助我们以孩子的方式,重新建立自信和亲情。”
想想,咱们和宝宝有多少亲密互动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的呢?
从生长发育来看:
玩游戏对于宝宝来说,更是发展语言、思维、社交、认知包括身体机能等能力的最好时机。
总之,高质量的游戏体验,在早教中可是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可是,让新手爸妈犯难的是,好像不知道该跟娃玩些什么,或者怎么陪玩才能锻炼他们的能力。
● 玩具倒是买了一大堆,可玩着玩着就没意思了……
● 我们每天除了躲猫猫,就是躲猫猫,老母亲实在没啥新意……
● 每天就是在外面跑的时候还行,回家就是大眼瞪小眼……
说实话,刚生CC那会儿我也有过这样的体验,不知道怎么陪他们玩,好像除了玩具,总找不到什么特别有趣的事情。
后来也是慢慢摸索,才逐渐发现了“陪玩”的门道。
今天就把我的一些方法分享给大家。
一自我式玩游戏
总有妈妈跟我说,花大价钱买来的玩具,最开始宝宝可能还有兴趣,但经常拨弄几下就扔一边了,最后只能角落吃灰。
孩子都没兴趣,我怎么陪玩?
其实啊,我们都陷入了一个误区,就是“玩具是买给孩子的”。
你可能会问啊,不买给孩子买给谁?难道买给自己啊!
嘿,还真让你说对了。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对于低龄孩子来说,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就是看你在干什么,你干啥他就跟着干啥。
听起来有点烦啊,但这不正好能“利用”上吗?
既然孩子对玩具失去兴趣了,那你就玩给他看,宝宝看着你玩得开心了,他也就慢慢产生兴趣了。
我现在给孩子们选玩具就是这样,只有我自己先感兴趣了,才会给他们买。
包括每次选品也是本着这样的原则。
而且,为啥每次团文的玩法总是写得那么细致,其实也是想让家长先学会玩法,去带动孩子产生兴趣。
其实不只是玩具,任何游戏都一样,你觉得有意思了,玩得尽兴了,才能带动孩子投入其中。
等宝宝真正把你当成玩伴的时候,怎么引导锻炼不就都是顺水推舟的事情了嘛!
反之,如果连你都兴致缺缺,指望孩子独乐乐吗?
二联想式玩游戏
大部分益智游戏,都和联想脱不开关系。
简单来说,就是把孩子现在做的、玩的、和以前看过的、体验过的东西都联系起来。
从1岁左右,宝宝应该就能认识不少东西了。
像水果的颜色啊、动物的品类啊……咱们一定没少对宝宝讲过。
但绝大部分应该都来自于绘本或卡片里,宝宝的印象并不深刻。
这时候咱们就可以通过联想的方式,来引导宝宝啦。
比如,带娃去公园看到鱼,可以问:“上次绘本里小猫在水边,是不是就在捉鱼啊?”
这样不断帮宝宝回忆他见过的的东西,有益于大脑思维的活跃和发展,无形中帮助宝宝锻炼大脑思维能力。
我经常跟DD玩的是“配对游戏”。
每次去超市都会有意带他去寻找从绘本里见到过的食物或者玩具之类的,任何都可以。
妈妈能有什么坏心思呢?只是为了调动宝宝之前的记忆而已。
这看似简单,却对宝宝的成长至关重要。
三提问式玩游戏
之前跟大家分享绘本阅读方法的时候,我们也到过:互动提问,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做游戏和玩玩具的时候,其实也可以这样。
举个例子:
每次我陪DD搭积木的时候,都会先兴致勃勃地搭几块,然后停下。
干什么呢?表演开始了!
我会左右试探,硬是装作不知道把积木搭在哪,询问DD应该怎么办?
如果他过来帮我,那敢情最好;如果没有,我也会选个位置,问他:“是不是这儿啊。”
引导他参与到思考里面,并肯定他最后的决定。
往往经过这一遭之后,DD会搭的更积极,屡试不爽。
等到搭完,感觉宝宝还跃跃欲试的话,咱们还可以乘胜追击的提问:“我想搭个XXX,该怎么弄啊?”
要多真诚就多真诚地提出问题,让宝宝帮助我们解决。
如果对他也有难度,咱们可以适当教一教,但别教太多,还是要引导宝宝去思考。
实际上,从提问开始,到得到答案,宝宝需要观察积木的特点,调转积木的方向,思考积木的搭建方式。
观察、动手、思考能力,统统得到了锻炼。
难怪有人会说,培养宝宝的独立思考能力,关键在于你会不会提问。
这不就是最好的实践嘛!
四随机式玩游戏
还记得前不久,我刚带宝宝来了趟说走就走的旅行吗?
当时匆匆忙忙地,也没带多少东西。
整个过程中,我和几乎都在陪宝宝们随机玩游戏。
比如:在沙滩的时候,我们就地取材堆起了“沙堡”,我来说,宝宝们来堆;回民宿以后,我们躺床上蹬蹬脚踏车、抛抛球……
随时根据不同场景开始玩,不用拘泥于场合,反正对宝宝有用,也玩得开心就够了。
你看,就像上面这俩游戏,手眼和身体协调性都锻炼了,不是吗?
想要高质量的陪娃玩游戏的话,不是说追求什么花样,或者什么精致玩具。
平时咱们看到的、接触的,随便什么生活用品都可以。
一枚纽扣、一根吸管、一个枕头……都可以成为宝宝的“玩具”,也都可以开始新一轮游戏。
反正我这么多年就一条 “陪玩法则”,就是:物尽其用。
每次陪娃玩游戏,室内也好,户外也罢,玩游戏都是随时随地,道具几乎是随手拈来!
最后C妈说
至今对我来说,陪娃玩游戏这件事啊。
既是宝宝的开心快乐,同时也是我的放松娱乐。
同时,还能融入对宝宝的早教。这么说来,玩游戏的意义就显得更丰满了。
如果还有妈妈不知道该怎么陪玩,不妨试试这些游戏吧。
CD爸妈:“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三甲医院医生;C妈-报社育儿主编,《家长好脾气 才有好教育》作者。
养育CC&DD两姐弟,公益普及婴幼儿喂养、睡眠、疾病、心理知识,让更多父母加入科学养育的大队伍,一起少走弯路,一起做“中国好父母”!原创公众号“CD爸妈”( ID:cdb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