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谈起修行。总能联想起诵经念佛的出家者们。
自古以来,想要遁入佛门,无不需要虔诚地进行最基本的剃发仪式。这也成了佛门最重要的金规玉律。
一般意义下,出家者双手合十,高僧住持为决心出家者剃去头发,斩断三千烦恼丝,耳根清净,一心向佛,自此剃发正式为僧。
然而,远在印度的同道们,却有着完全不一样的信念。种种仪式竟让人大开眼界,引人深思。
神奇的印度,本是佛教的起源地,在佛法与信仰的熏陶下,也孕育出了数以万计虔诚的修行者们。
他们信念强大,用自己独特的修行方式向世人传扬真理。
他们认定,放下对身体的执着才是修行的最大圆满。而身体的痛苦是修行路上最大的障碍。
因此,通过让自身身体产生痛苦,但内心无碍安定,以此验证自己坚定虔诚的信念。
不一样的信仰体系下,就这样,衍生出了一大批各自特色的苦修者们。
他们穿钉鞋,烈日下暴晒打坐;40年举着右手不放;严寒冰水中冥想。
一个个受人敬重,又无法理解的行为。试图以极致的苦行和信仰来放下身体及世俗的一切。
可放弃世俗谈何容易。财富,名利,身份地位,家庭,安逸。努力艰苦半生得来的一切,岂能说放得下就放得下?
然而,这即是苦修的第一步,苦修者们需经历艰难的仪式,以此表达自己虔诚不退的内心。
而这第一步即是瓦尔希达安仪式,正式成为僧侣前的重要一步……
无论你之前的身份与财富有多么富可敌国,一旦决心入教。
那么,仪式上,你将当着所有人的面,抛弃所有身外之物。
印度曾经有一位富商,原本富可敌国,一生的财富可以说用之不尽,一生将在奢华中度过。
然而,富商却厌倦了世俗与世界,看透了世界的本质,一心想要皈依教派。
一系列行为令万人众捧,也令万人大惊失色!
瓦尔希达安仪式上,他义正言辞宣布放弃所有财富。内心坚定。
随即乘坐自己的私人直升飞机,飞往各个小镇。竟将一袋袋金钱,黄金白银,各种奢侈品,钻石。撒向人群之中。
而这一过程,持续了整整一年,财富才全部散尽。
不明就里的群众觉得他在炫富,活生生把严明神圣的仪式搞成了炫富。有的人更觉得他受到了刺激,变得不正常了。
散财的一年里,他受尽外人质疑,而他的内心却深有体悟:
“一旦知道真实的本质,物质世界的一切将不会具有任何吸引力。”
这即是他的领悟,随后,与帕利塔纳的数百僧侣一样,进入了第二步的正式苦修。
远在印度的圣殿小镇帕利塔纳,200名僧侣汇聚一堂,正向群众展示。
他们是印度耆那教的僧侣们。而耆那教又被称为苦修的天花板。
一项重要的苦修仪式正在进行……
这一仪式竟让群众揪心不已,内心受到巨大震撼。
只见,众僧们先将干牛粪制成的牛粪灰撒于头皮。
随即,眼一闭,心一横,一小撮头发就被这样拔了下来。哪怕疼痛,也得保持神情稳定,平静。
因为,任何关于疼痛的表现,任何的龇牙咧嘴都会被视为不虔诚。他们将头发拔下献于神明,视作一种供奉。
疼痛的伤口即会以新鲜牛粪涂抹,以此让其愈合。
每一次拔发都会令外人看了心中一惊,感觉自己也感受到了疼痛一般。
他们需要用自己的双手,亲自把头发一撮撮拔光,直到全秃。这个过程将会持续数小时。
而最虔诚的僧侣更能够凭自己强大的意志亲手将头发彻底拔光。
而初入的新人连一小撮都没办法拔下,就需要由经验丰富的老僧代为拔取。
唯一的要求即是禁止使用任何剃发工具。
这和传统意义的剃度有了不同。
他们觉得使用工具相当于内心不够坚强,相当于修行的信念不够坚定。
他们就这样用自身的勇气和无限的忍耐力向群众展示,真正的真理在于内心,而非外在的一切物质,包括身体。
对于身体的执着才会产生真正的痛苦,而放下对身体痛苦的执着,才能真正了悟内心永恒平安的灵魂。内心的自性永远不会受苦。
这成了他们放弃世俗,自我净化的途径之一。以此让世人反思:尘世中的爱恨情仇,鸡毛蒜皮的利益真的有意义么?
这即是印度Kesh Lochan的仪式,又称为徒手理发。这是一项苦行僧侣们在修行路上的金科玉律。更是耆那教的一项基本苦行仪式。意味着你将放弃一切舒适的外在物质与世俗生活。一生将以苦为乐,在苦行中了悟真义。
然而,有的群众深受鼓舞。有些群众觉得此法过于暴力和痛苦,应当废除,却遭来教徒反驳:
“暴力是指对其他人,而不是对自己施加痛苦。”
“当一个人放弃身体的重要性而专注于内心时,暴力不会存在。”
他们觉得放下对身体的执着,才会真正消除世间的暴力。对身体没了依赖,痛苦也将不复存在。
而这样的苦修也是他们自己选择的道路,甘愿放弃世俗的一切身外之物。以特有的方式一生求道。
这样拔发为僧的行为,每次头发出长,即会再次亲手拔光,以此验证放弃世俗的决心。
对于他们的行为,一切见仁见智,表示尊重,也令人深思:这样的苦修,你赞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