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装备回收的3D手游

大家好,关于有没有装备回收的3D手游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传奇世界3D刷金币攻略如何快速赚钱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有没有装备回收的3D手游

传奇世界3D刷金币攻略如何快速赚钱

1.【认真做任务】任务会奖励金币,包括主线任务、支线任务、跑环任务,随着任务的进行,日积月累不是小数目,具体的数量点击屏幕左侧的【任务】按钮来查看。

2.【参加活动赚大财】传奇世界3D手游有着琳琅满目的活动玩法,如死水战场、万魔秘境、首领来袭、荒野狩猎等,不仅有单人玩法,更有组队、行会PK大型活动。每天把感兴趣的活动做一遍,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3.【逛商城获金币】说道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直接跟商城购买了,使用买来的金条、金砖,就能获得大量金币!

4.【回收】细心的玩家可以发现我们回收道具也会获得大量金币,如果把每一个不需要的道具都利用起来的话,回收所得的金币可能是你高人一等的关键!

目前最逼真的模拟飞行驾驶游戏是哪个

从我个人的游戏体验来说,我认为这三款游戏在模拟飞行游戏领域,绝对是可玩性相对较高的。下面我将应用玩家的身份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这几款游戏。

一、《雷狼》

《雷狼》是育碧开发的一款直升机操作战争题材游戏,在这款游戏中,我们可以操控30多种武装直升机,并应用武装直升机完成一系列打击恐怖分子、护送救援人质等相关人物。游戏共分两种模式:1、战役模式;2、双人合作模式。个人推荐战役模式,更能带来感官刺激和兴奋度!

二、《飞行模拟世界》

《飞行模拟世界》是一款模拟飞行驾驶类游戏,追求游戏画质的玩家有福了,这款游戏画质极高,真实度极强,飞机模型制作相当细致真实!最大的福利当属游戏的任务编辑器,我们可以创建自己喜欢的任务,飞往自己想去的任何地方,旅行全世界。

三、《专业模拟飞行9》

《专业模拟飞行9》是一款专业模拟飞行游戏软件,游戏中飞机种类齐全,包含有军用飞机、商用飞机等。这款游戏就像是一所飞机驾驶学校,能让你学习到专业的飞行技巧与飞行的乐趣。游戏另一大亮点是我们可以应用材料,发挥自身想象与智慧,制造出我们自己想要的飞机,是不是很刺激!

喜欢的赶紧下载下来,切身体验一下吧!

谢谢大家!

好玩的手游有哪些

多谢邀请,本人热爱各种游戏,有丰富的游戏经验分享给大家

大型的联网游戏

王者荣耀,天天酷跑:相信这个不需要多介绍了哈。

第五人格:这个是最近兴起的一个游戏,画质风格很好,做工细腻,之前有个电脑付费版的黎明杀机,现在网易开发了个手游版的,游戏玩法算是手机里面开辟了新的方式,值得一玩,版权和对抗平衡机制可能正在调整

荒野特训,绝地求生,穿越火线:CF生存特训:吃鸡类游戏,手机版现在已经有很多版本了,如果要真实度,建议玩绝地求生,狙击打的你没脾气,莫名其妙就被不知道哪里的人打死了。如果要游戏体验,建议玩CF生存特训,穿越火线的一个模式,杀得很过瘾,死的也明明白白,不会不明不买莫名其妙

球球大作战:大球吃小球,有套路有配合,有阴谋,也有不可控不可抗的运气,可能就是非人力因素太多,导致的玩家体验如果气量小,很容易被气死,两个高手配合可以打扫圈世界,却可能因为一个猪队友吧全世界拱手让人,我被气吐血多次,最终卸载,但是如果要推荐好游戏,这个风格这个类型的游戏,首选球球大作战,精品

海岛奇兵:策略养成类游戏,自己建立一个岛屿和军队,别人也建立一个岛屿和军队,互相攻击防守,各种防守武器,排列布阵;各种兵种,各有攻城策略。缺点是耗时太久,兵死了要花两个小时或3个小时补充才能攻击下一次,很烦,游戏体验这个方面很差,想玩的时候玩不了,可能这就是这个游戏一直没火起来的原因吧。这类游戏,在策略讲究,玩法上面,我认为这个是做的最好的一个。棒棒哒。

混沌与秩序2,无尽战区:动作格斗类游戏,这类游戏,要求画质体验要好,流畅清晰,绝对控制的操作感,很棒。

精品大型单机游戏

额,写了半天了,求各位读者关注一波吧。

纪念碑谷:这个游戏在我当初玩的时候可是惊叹了两三天呢,真正的让我脑洞大开的好游戏呢,利用视觉上的错觉?好吧估计是错觉,很新奇很好玩,精致有趣。游戏后面的那个鱼,好吧就是有点像鱼眼睛的柱子,让我有种莫名的感动,非常喜欢的一个单机游戏,付费,但是值得

LIMBO,INSIDE:探险类游戏,设计精巧,叹为观止,冒险紧张的好游戏,个人觉得,能算得上单机的好游戏,才是真正值得玩的好游戏,脑洞大开哦,精品游戏

island:孤岛求生类游戏,从石头木头等简单材料到盖房子制作枪支弹药,生存打僵尸大鳄鱼,打熊,单机类3D好游戏,但是资源来的太慢了,不知道要玩到猴年马月去了,建议搞个无线破解存档之类的,

狂野飙车8:赛车游戏中的老大,个人认为没有超过这个的游戏,当然,里面的车要花钱的太多了,还很贵,所以我觉得这个游戏最大的缺点就是要钱太狠了,最求游戏质量体验,他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但是玩着玩着就应为不能解锁新车,和土豪差距太大而卸载,但是想玩赛车游戏,首选还是这个,画质操作都是绝对的第一,而且电脑版和手机版一抹一样哦,非常棒

Sniper:狙击类游戏,精品中的精品,只有一张地图,就有1.3G,游戏画质,游戏隐藏技巧,趣味性很足,个人认为,这个游戏是狙击中当之无愧的第一

ROOM:room系列的密室逃脱类游戏,个人认为,这个游戏是密室逃脱类精品中的精品,关卡不是很多,但是非常精品,设计精巧,3D动画,各种线索联系非常精妙。可惜是付费的,当然,我们就是不怕付费,嘿嘿嘿,毕竟牛人太多

设计精巧的小游戏

嗯……这个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Osmos,魔幻粒子,魔性建筑工,29Days,滑雪大冒险,赤潮,归家异途,僵尸尖叫,花语月

这类游戏有两个提点,设计上有可取之处,画质精美,易懂好玩不耗时,随时玩随时丢

3d足金手镯断了还有用吗

3d足金手镯断了,也是还有用的。3d足金工艺的金手镯,虽然它的硬度比较高。但是一旦断裂之后,是无法修复的。如果是佩戴的话,是不可能佩戴的。但是他仍然是含金量99.9%的纯黄金,可以进行回收变现或者是以旧换新。以旧换新的时候,只要有票据不需要补折旧费,补差价就可以了。

为何盟军敢死队没有手游

不管是手游,端游也不会有了,这里给大家详细介绍经典的1-3代,以及在这个系列的没落原因。

Real-timetacticsgame,RTT游戏,即时战术游戏。两三年前我其实打算写个“RTT二十年”之类的东西,就是要从RTT的起源讲起,来全面的介绍一下这个现在被很多人忽视的游戏类型,可以找的游戏例子主要就是盟军敢死队系列亡命之徒系列近距离作战系列作战任务系列突袭系列闪电战系列。当然最后因为一些个人原因,没有写成。

RTT指的是操作模式类似于上帝视角RTS,但是却省去了资源采集和建筑生产过程(也就是资源分配和战略布局部分),更加强调兵种的特性与战术本身。

RTT本身就是游戏领域里非常小众的门类,并且和CRPG,RTS这种游戏类型一样,主要是基于PC平台的游戏类型。这一系列没有新作的原因很简单——因为PC游戏在90年代辉煌之后就衰落了,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回复原本的状态。

接下来我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个系列的历史吧,毕竟这是我PC游戏的启蒙之作,也是现在我能再网上骄傲的说我是一个PC玩家的底气之源。

一、《盟军敢死队1》及资料片:黄金时代的回响

盟军敢死队的第一代,《盟军敢死队:深入敌后》发售在1998年,那还是PC游戏最近的一个黄金时代。那是一种什么样的黄金时代呢?我们看看98年发售的PC游戏有哪些:生软的博德之门1,黑岛的辐射2,全效的帝国时代1,暴雪的星际争霸1,Valve的半条命1,EA的三角洲部队1,LookingGlass的Thief1,Epic划时代的FPS虚幻,3DO的魔法门系列最后大受好评的作品魔法门6,卢卡斯艺术的最后最伟大的AVG游戏冥界狂想曲——这还只是举了一些出名的例子,还有Anno系列的第一作Anno1602,铁路大亨系列最受好评的铁路大亨2,等等。而如果把时间线放宽到1999年,还有帝国时代2,家园,异域镇魂曲,虚幻竞技场,网络奇兵2,雷神之锤3竞技场。

盟军敢死队的开发商,来自西班牙的PyroStudio创立于1996年,而1998年的《盟军敢死队:深入敌后》是其第一部作品。《深入敌后》当年在各大媒体评价中的得分比较中庸,基本在8分左右,主要是因为其偏高的难度。但是《深入敌后》在商业上却很成功,全球销量达到了百万级别——在那个互联网不发达、游戏主要依靠实体CD发行的时代,这是非常厉害的数据了,尤其对于盟军敢死队这样一个偏硬核、难度偏高的游戏更是这样。

对于和我同龄的(90年代初出生)中国玩家来说,盟军敢死队大概可能是不少普通玩家接触到的第一个PC游戏,但却又是因为其极高的难度,使得大部分和我年纪差不多的PC玩家在那个年代都无法真正享受到这个游戏的乐趣——我当时能够凭一己之力不作弊打到第八关,那已经非常值得骄傲了——有多少人连第三关长什么样都没见过。盟军敢死队是我的PC游戏启蒙,相比之前玩过的早期主机游戏,盟军敢死队的拟真和硬核是我真的从没有体验过的。在1998年潜行游戏并不是一个非常罕见的题材,同样是1998年,PC平台的Thief系列第一作,PS平台的合金装备Solid,都是潜行游戏的经典。但是如盟军敢死队这样,同时操作不同的、能力各异的角色,通过上帝视角来制定和执行战术的游戏,确实很让人震撼——这带给人的感受就不仅仅是“潜行”了,而是作为一个战场指挥官的感觉,这种感觉是RTT这个游戏类型独有的。盟军敢死队系列的一大特色——每一个关卡都有一张极其细致的大地图,在现在来看根本不敢想:这个大地图的细节非常丰富,而且每一个小区域都是针对关卡设计精心安排过的。盟军敢死队系列的关卡设计至今来看仍然是教科书级别,而把教科书级别的关卡设计几乎无缝的结合到这个大地图上,美工的水平也是非常之高的。

宏大的2D地图,至今看来仍然不过时

近处看就非常细致

1999年,《深入敌后》的资料片《盟军敢死队:超越使命召唤》发售。如果说《深入敌后》的难度还是循序渐进,那么《超越使命召唤》的难度就完全是歇斯底里了——对于玩过前作的玩家已经是极其的难,如果没有玩过前作那么这难度就已经是unplayable了。第一关开始游戏直接就卡关不是开玩笑,比如下面的这个地方:

这个平台不知道卡死了多少无知少年

《超越使命召唤》完全就没有考虑新手,这部资料片就是为了那些狂热的喜欢前作的玩家过瘾而做的。而且PyroStudio非常理解玩家的心理,《超越使命召唤》并不是完全沿用《深入敌后》的系统简单的多做几关,而是根据玩家的反响大幅度改进了游戏。在《深入敌后》中,敢死队员能够进行交互的东西太少,一般可以交互的也就是过关所必须的一些开关、车辆、炮台等等。但是《超越使命召唤》极大的丰富了游戏内的各种交互元素——间谍不再需要去偷固定位置放的衣服,而是可以直接从被打晕的敌人身上扒衣服;从敌人身上扒下来的香烟可以作为吸引巡逻哨的诱饵;甚至可以拿枪威胁敌人士兵并控制他们去吸引敌方注意力。在地图环境里几乎所有你觉得应该可以交互的东西,几乎都做到了可以交互——这在一个几乎是为粉丝准备的资料片里还是非常良心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实验性的元素,将来可能会在续作中出现。

二、《盟军敢死队2》:超越时代的完美

2001年,《盟军敢死队2》发售了。《盟军敢死队2》使用了崭新的3D引擎,但在大地图上仍然没有抛弃2D大地图,而且因为可以切换方向,所以大地图必须要在各个方向上绘制四张。而游戏里的不同方向的视角切换,大地图几乎对应得严丝合缝。这不仅需要艺术级别的场景设置,还需要测绘级别的精度,可以说,《盟军敢死队》系列每一张地图都是一幅艺术品——与之前的不同,《盟军敢死队2》给每个房间内都做了3D建模:这是盟军敢死队系列第一次把房间里面的视角做出来,而且第一次做就已经做到了极致:在第九关一个巨大的古堡CastleColditz被改造成了战俘营,这里面的每一个房间甚至水面以下都做了完整的3D建模,而且房间和房间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每个窗户和房间的对应关系,都做得非常完备——使得这个古堡成为了一个巨大的迷宫。当你操作你的队员在里面逐屋作战的时候,就能感觉到这种设计的不可思议。

《盟军敢死队2》相对一代,在游戏元素上全面进化。每个角色都有了背包栏,任何人都可以从敌人身上缴获其装备、武器和弹药。角色的能力设置也更合理:所有人都会开车,而只有司机会开坦克;所有人都能穿敌人的服装伪装,但是只有间谍可以和敌人交流而不被发现;击晕捆绑现在成为一个无声解决敌人的选项而不是非得杀死。环境中的柜子、工具箱等等都可以打开,里面的东西都可以搜刮。资源本身不再像一代那么稀缺,几乎没有冗余。如果说一代是一个硬核潜行RTT,虽然你的行动大体上自由,但是完成任务的模式基本还是固定的——因为资源没有冗余,比如要炸三个目标,你可能整个游戏只有三个炸弹,不可能把炸弹用在别处、对付巡逻队之类的;但是《盟军敢死队2》因为资源冗余,所以完成任务的方法就非常的多了——使得这一代更带有一点沙盒味,甚至比现在很多打着沙盒旗号的潜行游戏更自由——比如要炸掉目标车辆,可以用地雷、可以用P.I.A.T、可以用雷管、可以埋伏好用手雷、可以用时间差设置定时炸弹;要消灭敌人巡逻队,可以用诱饵+手雷的组合,可以用拌索+手雷的组合,也可以用毒气弹、燃烧弹。因为可以缴获敌人的装备,敢死队员也不像一代那么脆弱,利用缴获的步枪、冲锋枪,完全可以依托地形设置埋伏,对敌人的巡逻队来个快速歼灭。就是爬上没有梯子的墙壁,这个游戏里就有:绳梯,钩锁,用床单缠成的绳子可以用,有一些敢死队员还有爬墙的能力。在《盟军敢死队2》里,达成一个目标可以由无数种方法,而且这些方法都有浓重的设计感,虽然现在开放世界游戏遍地都是,我也只是在神界:原罪2里才再次感到了这种设计感,不得不让人感慨。《盟军敢死队2》的游戏理念是划时代的,这种精雕细琢游戏里的每个角落、每个细节的开放式游戏,正是现在的游戏产业中稀缺的东西——在2001年,这个游戏就已经让人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同时又有极高的游戏性。

多画面,这一《盟军敢死队》系列的经典元素,在《盟军敢死队2》的3D的游戏地图以及房间内场景的加持下,使整个游戏的战术感增强了不是一星半点

二代同样有精致的2D地图,而且是每一关有四张不同方向的

恰恰是因为有了资源冗余和缴获敌人装备的设置,《盟军敢死队2》的难度相比一代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当然这并没有降低硬核玩家的游戏体验:你在高难度下可以体验被杀就会死的硬核感,并且可以用更丰富的方法来完成你的任务了;而对于新手或者轻度玩家,在低难度下尝试一些脑洞大开的过关方法,也有很大的乐趣。《盟军敢死队2》在那个年代已经做到了极其丰富的游戏元素,至今来看都是不可思议的,也无愧为系列的巅峰之作,哪怕现在拿来玩,也丝毫不觉得过时,并且因为那极端细致的大地图,你甚至连画面都不会觉得很差。《盟军敢死队2》在商业上也获得了不小的成功,被认为是西班牙历史上最好的也是影响力最大的游戏,并且也发售了PS2和XBOX的移植版,不过移植版因为手柄操作的问题评价不高——现在《盟军敢死队》的IP持有者,也就是海岛大亨的发行商KalypsoMediaDigital正在和PyroStudio做盟军敢死队2的HD重制版:

三、《盟军敢死队3》:自废武功

2003年,也就是《盟军敢死队2》发售的两年之后,《盟军敢死队3:目标柏林》发售了。但是创始人之一,也是灵魂人物GonzaloSuarez从Pyro离职,只剩下了IgnacioPerezDolset独挑大梁。《盟军敢死队3》尽管在IGN拿下了8.9分的高分,但是较低的完成度(锁800x600分辨率),极短的流程,缩水的地图,都让老玩家门非常不满。要知道《盟军敢死队2》可是有十个地图大得不得了的主要关卡,还有十个地图较小的隐藏关卡。但是《盟军敢死队3》整个游戏只有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最后一关:柏林,才堪堪打到前作的平均水平——其它的绝大部分关卡放在《盟军敢死队2》都只能称得上教学关或者隐藏关。从一代到《盟军敢死队2》角色增多,到了《盟军敢死队3》居然删了从一代开始就有的角色司机和娜塔莎——这是非常非常莫名其妙的。《盟军敢死队3》当初在国内是有正经的代理商的,当时网上宣传广告到处都是,还有一个铁盒豪华版——然后买过玩过的人纷纷到网上骂街,以至于之后《盟军敢死队3》上了Steam这帮人还不解恨,继续骂。《盟军敢死队3》在关卡难度上应该是系列最简单的了——但是真是过于简单了,搞得PyroStudio瞎搞删掉了很多快捷键。《盟军敢死队2》里面F切出步枪,M切出冲锋枪,G切出手枪;到了《盟军敢死队3》里就没了,只有一个武器栏快捷键,每次切枪要切半天。这种在操作上给玩家上眼药的做法在RTT里完全行不通,Steam上有人开玩笑说通关时间三分之一是在切枪。

三代多了很多这种场面

火车关初看很惊艳,但是地图设计上和二代相比实在差太多

《盟军敢死队3》应该是PyroStudio吸取了二代的教训做的。之前说二代商业上卖得不错,怎么还有教训呢?那是因为二代尽管商业上不错,销量也就是一代水平,没有真正的开拓多少新玩家——尽管二代已经相对一代简单了很多:最低难度下被杀都不会死了,打针可以救起来。所以三代就更简化了,每一关的地图大幅度缩水,删除很多快捷键,删掉了一些人物,删掉了很多战术讨论(比如往酒瓶子里下迷药,比如床单结绳子),并且还加了很多和敌人正面对刚的任务(比如斯大林格勒第一关和诺曼底关卡),很多过场也没有硬核的潜入游戏的感觉、更像是美式动作片(比如绿色贝雷帽跳火车)。

但是现在是2003年,你再简化能靠一个主打PC平台的上帝视角的潜入RTT游戏和PS2上的大作抢轻度用户?2003年PC游戏已经进入衰落期——2000年PS2发售之后,主机游戏就开始不断蚕食PC上的轻度用户市场。2001年PS2上的潜入游戏大作,划时代的合金装备:自由之子发售了,第三人称潜入游戏有上帝视角RTT游戏无法比拟的代入感和紧张感,更何况合金装备:自由之子的硬核程度也不低。如果说《盟军敢死队2》再2001年还能和主机上的大作“各有千秋”(实际上销量已经被拉开一大截),那么《盟军敢死队3》则是彻底的自废武功——而这一作普遍被认为是断送了整个系列,乃至PyroStudio整个工作室的作品。

顺便说一句,《盟军敢死队3》因为口碑不佳,销量也一般,所以没有移植主机版。

四、《盟军敢死队:打击力量》:论如何把一个经典IP送上断头台

2009年,Eidos被SquareEnix收购之后成为了SE的欧洲分部,SE留下了Eidos旗下的不少IP,现在讲起来都耳熟能详:古墓丽影,杀出重围,Thief,以及正当防卫。至于盟军敢死队这个IP确实是命途多舛,现在是在海岛大亨的发行商KalypsoMediaDigital手里。Kalypso前几年把盟军敢死队1,2,3包括资料片放在了Steam上,唯独没有放这个《盟军敢死队》系列的最后一作:《盟军敢死队:打击力量》。这个游戏现在你想体验都困难,Steam和GOG上都没有,只能去找网络上的pirates。

《打击力量》发售于2006年,本来PyroStudio是要考虑搞个《盟军敢死队4》,但是2006年PC游戏市场让他们看不到什么希望。所以,PyroStudio启用了新的制作人,JoseManuelGarciaFranco来做一个新的可以在主机平台上同步发售的盟军敢死队作品,于是就有了《打击力量》——一个FPS游戏。

那个时候FPS游戏是挺火的,荣誉勋章、使命召唤、战地1942等二战题材FPS风头正盛,PyroStudio想搞个二战题材FPS也可以理解。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他们要用盟军敢死队这个IP。

《打击力量》我在当时就是玩过的。作为一个二战题材FPS,画面只能说中规中矩,射击手感要比大卖的COD,MOH或者战地的话,还是差了不少。游戏本身还是强调潜行,并不是线性的关卡——而是每个关卡都是一定程度的开放世界,每一关都有不止一个目标要完成,确实能提供不同于当时主流二战题材射击游戏的体验。但是PyroStudio抛弃了Commandos的核心用户——RTT游戏的玩家:FPS的《打击力量》是有潜行,但是几乎没有配合战术;是有一些设计比较优秀的关卡,但是出场角色只有三个人——绿色贝雷帽就是原版绿色贝雷帽、工兵和司机的合体(可以用重型武器);狙击手成了唯一可以游泳的角色;间谍学会了扔烟雾弹;AI比主流的FPS聪明,但是行动也比主流的FPS慢。所以结果就是《打击力量》是一个非常奇怪的作品:他是FPS,但是他没有主流FPS的激烈刺激和爽快感;他是潜行游戏,但是也没有合金装备的那种紧张感,也没有老的盟军敢死队系列的战术感。他从各方面看都是一个过得去的游戏,但是任何一个类型的玩家都找不到理由去玩他。而且个人觉得第一人称视角是真的不是特别适合做潜行,要做也可以,但是要求更高的游戏设计能力(至今,潜行动作游戏,除了Thief和耻辱之外,几乎没有第一人称的了),如果做成TPS,情况都会好很多——但是PyroStudio就是要追赶那几年火热的二战题材FPS潮流,也没有办法。

《打击力量》的销量十分惨淡,只在西班牙国内因为“国民级游戏”的影响力获得了不错的销量(超过40000份),全球的销量乐观估计也就是10万到20万份。PyroStudio因为《打击力量》的失败与Eidos分道扬镳,并从此之后一蹶不振,再也没有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出炉。2008年PyroStudio因为经济问题取消了新的主机游戏Cops的开发并进行了大裁员,2009年给其兄弟公司的电影Planet51做了一个主机游戏之后,就彻底离开了单机游戏制作行业。2012年,PyroStudio和PlayWireless合并,成立了PyroMobile公司,变成了一家以制作手游、平板游戏,甚至SNS网站的社交页游的工作室——曾经全西班牙的希望,沦落至此,不免让人唏嘘。

实际上PS2时代,很多PC平台上的IP都不得不尝试向主机平台迁移,少数的成功了,大多数就崩溃了——整个PC平台被暴雪,Valve以及一些韩国MMORPG厂商瓜分;“PC单机游戏”几乎成为一个历史词汇,电竞和网游逐步统治了PC市场——甚至于那个年代的从业人员,对游戏的分类只有页游、手游、端游,只有PC单机游戏,那是什么?能吃吗?这也是为什么对于中国的玩家,所谓“儿时的经典”的电脑游戏,大多都是大约二十年前的。因为整个PS2世代,PC平台上就没有诞生多少经典作品,直到互联网发展到Steam等网络分发平台的出现彻底改变了PC游戏的发行模式,才让PC单机游戏开始逐渐回暖。当然留守PC平台的厂商也不是没有活下来的,比如CreativeAssembly的全面战争系列,比如Firaxis的文明系列,都是在PC平台最黑暗的世代坚持下来的经典IP;所以现在我谈起CA和Firaxis,实际上是有特殊情感在里面的。

引发PS2世代PC游戏衰落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分发体系落后,盗版横行;高性能PC价格高昂,组装和维护高性能PC的门槛很高;硬件厂商分散,难以对游戏开发商进行影响等等。PyroStudio不是这个风潮中唯一的牺牲品,也不是最可惜的一个。历史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其实不准确,PyroStudio并不“逆”,相反他们还很“顺”,无论是《盟军敢死队3》搞简化,还是《打击力量》搞FPS。只能说当历史的进程缓缓走动,个人的命运就不可以预料了——但是PyroStudio的教训仍然是振聋发聩的:对于一个游戏来说,你真的要明白你的用户是谁,你为什么能吸引你的用户;以及如果你打算抛弃你现在的用户,那你到底有没有能力拉来新的用户?

五、上帝视角RTT潜行游戏:作为一个游戏类别

《盟军敢死队》系列并不是上帝视角RTT潜行游戏的唯一代表,但是他确实定义了这个类型的游戏,为这一类游戏的开发和设计提供了一个范式。2001年,Spellhound工作室出品的《亡命之徒Desperado》(通译:赏金奇兵)可能是这一类游戏的另一个杰出代表。Spellhound的亡命之徒系列背景设置在美国西部,在国内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力,但是在国外还是有固定的受众。亡命之徒系列总共有三部,发售于2001年的《亡命之徒:wanteddeadoralive》,发售于2006年的《亡命之徒:Cooper'sRevenge》以及发售于2007年的《Helldorado》。看截图你就能发现很多盟军敢死队类似的系统在里面:

比如这个标志性的视野

还是有很多值得期待的东西的:

譬如这个标志性的视野

至于中国玩家,那么可能记得当年还有一个国产的上帝视角RTT潜行游戏,叫做《1937特种兵:敌后武工队》,由深圳金智塔发行。整体来看是在盟军敢死队1代的基础上加了不少的环境互动元素,关卡设计偏难,但总的来看还是不错的;经常在当时的很多游戏媒体上打广告,但估计最后应该也没挣多少钱。

最近的作品就是MimimiGames出品了,把游戏背景搬到了日本江户时代。顺便一提,亡命之徒系列的新作《亡命之徒3》,担纲制作的也是这个MimimiGames,发行商是现在手握亡命之徒系列IP的THQNordic。

六、传统RTT的尾声

其实盟军敢死队本身的遭遇和其它RTT游戏挺相似的。FireglowGames开发,CDV发行的突袭系列(SuddenStrike),NivalInteractive的闪电战系列(Blizkrieg)等等,面临的情况都是类似的(话说SuddenStrike现在也到了Kalypso手里了,17年发售了突袭4,因为各种原因让老玩家骂得……)。RTT作为一个游戏类型已经衰落了,以至于现在我们不讨论他,而是把这一类游戏归类到RTS游戏中,但是如果教条的说,甚至全面战争的战斗层次,仍然是RTT而不是RTS。

自Steam,GOG等等互联网分发平台出现后,尤其是宽带互联网大规模普及的现在,PC游戏正在逐步的回暖,以至于到现在居然出现了多个平台争抢PC单机游戏这块蛋糕的情况——这在很多年前是不可思议的。过去Steam常年没有对手就是因为PC单机游戏市场实在是太小,大厂基本看不上。很多二十年前的老IP也都纷纷开始重做或者续作。比如博德之门就要出3了。但是毕竟相对于RTT潜行游戏,CRPG都已经算是一个热门的游戏门类了:这几年废土2,POE,神界原罪等游戏掀起了一股CRPG复兴的浪潮。但是RTT潜行游戏的复兴仍然是遥不可及的,因为这个门类实在太小太小——《盟军敢死队》系列的成功,并不意味着RTT本身就可以很大众,而是《盟军敢死队》系列,尤其是一代和二代极高的质量使得RTT变得好像很大众罢了。无论是《盟军敢死队3》还是ShadowTactics,一代又一代的RTT开发者都在试图找到一个平衡点——平衡RTT潜行游戏的游戏性和难度,希望找到一个既能吸引普通玩家,又能体现这个游戏的魅力的设计。ShadowTactics在Steam上的OverwhelminglyPositive说明了MimimiGames或许已经找到了这个平衡点——那么希望接下来的《亡命之徒3》能够掀起一个RTT潜行类游戏的复兴的浪潮吧!

文章分享结束,有没有装备回收的3D手游和传奇世界3D刷金币攻略如何快速赚钱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小猪网哦!

【声明】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链接:https://www.xiaozhujop.com/a/f643f70b8bf8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