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不黄俗话说45:“白”变之身(二十九)——白布白头
“猪来穷,狗来富,猫儿来了撕麻布”。这是流传很广的民间禁忌类俗话。“撕麻布”,或者叫“扯孝布”,或者叫“盖孝布”,或者叫“盖白布”,或者叫“包白头”、“包孝帕”等。“麻布”,遗存了“麻,绖也”为“丧服”古礼痕迹。“孝布、孝帕”以其功能说,“白布”、“白头”跟“麻布”以其形态说。
(一)出现的时间
上述民间俗说,一般引明朝江盈科(1553~1605)《雪涛谈丛》的记载。原文云:
余邑谚云:“猪来穷家,狗来富家,猫来孝家。”故猪、猫二物,皆为人忌,有至必杀之,而邑中博士名张宗圣者解曰:“谚语政不尔,无足忌者。盖穷家篱穿壁破,故猪来,非猪能兆穷也;富家饮馔丰、遗骨多,故狗来,非狗能兆富也;家多鼠虫为耗,故猫来,非猫能兆孝也。”此说甚当。
又可参福建同安县金门贤厝人卢若腾(1600~1664)《岛居随笔》卷上。类似说法,还可以提前。
广安先贤明朝吴伯通(字原明,号石谷。1441~1502)《石谷达意稿》卷九《分司纪梦诗并序》云:
庚戌(孝宗弘治三年,1490)之岁,吾行年五十矣。闰九月廿有一日,考业,宿〔浙之〕上虞。是夜梦家有畜猪,未苙( lì。圂也),忽城门启,其一惊起,而群皆逸去。亟命淳弟追之,弗得。寻寤,疑其非佳兆也,意恶之。已而复寐,又梦方寝中,一狗黄色,入吾怀,卧,殊不畏人。既鸡鸣而觉,枕上推其占,猪与诸同声,众也。豕类,前后皆污者,猪也。群猪散去,其诸污者去乎?狗与苟同声,诚也。犬属,止外卫内者,狗也。一狗入怀,其殆诚者还乎?古人以夜梦验工夫,予数日因读旧书,颇有所得,意思觉胜前。今梦若是,则邪去诚存之占也。诸污去而天理还,吾学庶其有进乎。勉之勉之!若有以猪狗之来卜穷富者,穷富有命,取舍有义,其去来非吾人所讦,吾安吾命,行吾义而已矣,夫奚足以劳神明邪?。纪之以诗,庸自策励以往,庶以栽种后来根株,填补前日欠阙焉。诗云(略)。
按:苙,《方言》卷三:“圂也。”《孟子·尽心下》:“如追放豚,既入其苙,又从而招之。”围畜栅栏为苙,与“篱笆”之“篱”、“篱落”之“落”等同系。“狗与苟同声诚也”,《易·系辞下》:“茍非其人。”李鼎祚集解引虞翻曰:“茍,诚也。”(茍之“诚”义归入“谨-悫”系)。
“猪狗之来卜穷富”,实际上已见江盈科所记之端倪,但早得多。
(二)“白”组词
白头:福建永定下洋(客话):死者亲属系在头上的白布。
白帖:讣告。福建厦门、广东揭阳、台湾(闽语)。
或作“白贴”。
白钱:纸钱。云南保山(西南官话)。
白联:挽联。厦门(闽语)。
白喜:丧事。贵州黎平(西南官话)。
过去称高年去世者为“喜丧”。
白棚:丧事。北京官话。单口相声《化蜡插儿》:“孝顺可是孝顺,就是一样儿特别——这么大的白棚啊没人哭!”
白帽:用白布缝制的孝帽。浙江温州、金华岩下(吴语);福建仙游(闽语)。
“白”,丧事,关联“崩”系,已在《草不黄俗话说29:“白”变之身(十三)——婚红丧白》说了。江氏引博士张宗圣解法,可备一说,而网上有许多奇奇怪怪的说法,多为想象不经之说,不值驳辩。现提出笔者之解如下。
(三)今解
猪,谐“输”,输赢之输;输者必穷。猪,朱也;朱,蠢也;蠢者难富。猪,徒也。徒,空也,尽也。
狗,谐“够”、“寇”,谓富足。富足则有福,故称狗为“来富”。此其一。
《文选·左思<魏都赋>》“繁富伙够”李善注引《广雅》:“狗,多也。”《方言》卷一“齐宋之间曰巨曰硕,凡物盛多谓之寇”钱绎笺疏:“狗与寇声近义同。”居候切。
寇:苦候切。
其二,狗声“汪汪汪”,谐“旺旺旺”。“狗来富,钱入库”,都是“兆富”。
猫,当与“亡-没”系关联。
亡:《玉篇·亾部》:“死也。”
《论语·雍也》“亡之,命也夫”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亡,丧也。”
《战国策·韩策三》“皆曰以燕亡于齐”鲍彪注:“亡,谓丧地。”
《公羊传·桓公十三年》“祭仲亡矣” 何休注:“亡,死亡也。”武方切。
命:临终,死也。《后汉书·马援传》:“吕种亦豫其祸,临命叹曰:‘马将军诚神人也。’”晋向秀《思旧赋》:“(嵇康)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
歾 殁 没 :《说文·歺部》:“终也。”《太玄·䎡》“共所歾”司马光集注:“歾:与没同。”《玉篇·歹部》:“同殁。”
寐:《庄子·大宗师》“成然寐”成玄英疏:“寐,寝也,以譬于死也。”《文选·陆机<叹逝赋>》“寐大暮之同寐”李善注:“寐,犹死也。”弥二切。
“猫”与“歾、殁、没”关联度最高。因此有“猫来祸”之说。可能是猫谐“冇,即”“无”也。《易·无妄》:“六三:无妄之灾。”灾,祸也。
还有“猫儿来了开质库”、“猫来开当铺”又怎样解释?质库,当铺。开当铺者必富。这可能跟“莽-蔓-茂”为盛多关联。
总之,类似的民间俗语,绝大多数是音义联想,反映了语言崇拜,尤其契合汉民族类似联想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