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个交往心理小窍门

王尔德说: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可是,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弄丢了这项重要的能力,不知道该如何与自己和谐相处,导致每天都在内心上演大戏,搞得自己筋疲力尽,整日里处于“被掏空”的状态。

30个交往心理小窍门

有的人有一颗玻璃心,非常敏感脆弱,格外在意别人的看法,受不得一点指责或批评;有的人总是过度自责,不断地反刍自己的错误,内心充满了负面的声音;有的人是完美主义者,对自己和他人要求极为苛刻,容不得一丁点的错误或过失……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困扰,那么,哈佛心理学学者刘轩的《停止你的精神内耗:先完成,再完美》或许可以为你提供一些解忧良方。

这本书根据不同的情绪内耗情况给出了55个“与自我相处”的应对方法,帮助人们走出难以自拔的情绪拉扯,获得内心的安宁。

刘轩是知名作家刘墉之子,多年来致力于推广积极心理学,在喜马拉雅、十点课堂等多个平台上推出了很多热门心理课,总播放量超百万。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刘轩是如何给精神内耗者支招的。

关于轻微的社交恐惧,作者推荐采用认知疗法,提供了三个自我锻炼的方法。第一,练习深呼吸,放松身体的压力反应。深呼吸的秘诀在慢,吸气和呼气至少要4秒。第二,做一个社交焦虑清单,列出所有会导致你焦虑或恐慌的社交状况并打分,然后按照分数由低到高的顺序一一去攻克这些难关。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过程中不要用“代偿动作”。第三,想象自己是用来照亮别人的探照灯,将专注的焦点向外转移到美好的人群和环境,不再专注于自己内心的别扭。

关于玻璃心,作者认为倾向于内部归因(认为事情的起因与自己的人格有关)是这群人的思维模式,并据此推荐了四种强化玻璃心的方法。首先,培养自觉的能力,逐渐察觉到自己的怒气值与别人的话关系并不大;其次,试着用不同的角度去看事情;第三,保持开放,别上来就否定别人的意见;最后,明确自己做事的方式和价值观,表明自己的立场。

关于过度自责,作者用三步教会我们自我疼惜,不要再骂自己。第一步,自我察觉并将头脑中的负面对话写下来,然后去检视自己,思考这些想法是不是真的;第二步,使用正面对话,用第二人称去鼓励自己,学会自我疼惜,接纳自己;第三步,不要担心自言自语,要勇敢地将鼓励自己的话讲出来,建立正向增强回路。

除此之外,书中还有很多关于人际优化、自我肯定和改变自己的金玉良言,就不在此多说了,大家可以去书中详细了解。

刘轩的《停止你的精神内耗》就像一个人生解忧杂货店,不论你遇到什么样的心理难题,都可以按图索骥,对症下药。

就像书封上说的,事情压不垮人,但面对事情的态度可以,这也是著名的费斯汀格法则的主张,人生的90%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的反应所决定的。希望你可以借助这本书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停止情绪内耗,真正爱上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声明】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链接:https://www.xiaozhujop.com/a/c63b2529158a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