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业靠团队,创业靠团伙!
——读德勒兹有感
王权 2018.1.9
吉尔·德勒兹的块茎思想是大系统观的全息有机系统论的基础理论之一,主要出自他的代表作《千高原》。近日,阿色重温了这部作品和《游牧思想》等其他德勒兹的主要著作。虽然仍难以完全理解他的全部思想,甚至自以为理解的可能也是误解,但是,这仍然对阿色很有启发和帮助。特别是再次解读游牧思想,与当初读懂块茎思想一样,收获很大。这次再读《游牧思想》,还是觉得没读透,通读了几天,就放下了。但是,它的思想一直在我头脑中游荡,如同游牧民族一样游荡,直到昨天中午,与朋友聊天时,冒出了一句话——“守业靠团队,创业靠团伙!”这“团伙”就是指“游牧团队”。
1、德勒兹是谁?他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吉尔·德勒兹,是个法国人,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哲学家。1995年跳楼自杀,70岁。福柯说,“20世纪是德勒兹的世纪”,好像早了点。国内了解德勒兹的可能不太多,但我相信,如果说“21世纪是德勒兹的世纪”可能问题不大,中国的崛起将支持这一论断。
什么是后结构主义?我们知道,只要不是百分百的混沌状态,结构就一定存在,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随着西方科技发展,结构越来越多地得到哲学家们的关注。古代较早比较关注结构的先哲中,亚里士多德应该是最有成就的,特别是他的分类方法将树形结构深深地嵌入文明人的脑袋里,至今仍是人类理性思维的最重要的规范,比如MECE法则的独立穷尽思想就是从树根走到枝,再到叉,最后穷尽到叶,这就是严谨的结构主义思维。那么,德勒兹要干什么呢?他要把这颗结构大树砍到!他要“解构”,就是要把“结构”拆散。这就是他的“后”结构主义,其实是解构主义。解构就是解开束缚,所以在崇尚创新的今天,它显得很有意义。
德勒兹的后结构主义,主要包括块茎思想和游牧思想,其核心思想是:去中心化,就是砸掉框框,干倒权威,倡导多元,追求自由。尤其是块茎思想的并行、再生、全息等观念为阿色建立全息有机系统论提供了很多思想支持。关于这一点,以前已经讲了很多,今天就不在重复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关注【大系统观开放论坛】微信公众号自由下载《大系统观》和其他全部免费开源资料,进而进行深入研究。
2、《游牧思想》讲什么?
如果说块茎结构是德勒兹的认识论,那么游牧思想就是德勒兹的方法论——向霸权挑战的方法论——砍到大树的斧头。
阿色没有完全读懂了《游牧思想》,在此只能把一些个人的理解(也可能是误解)讲一讲,当然都是挑拣些自己喜欢的,或者按德勒兹说法——那些“共鸣”的东西。
(1)用不确定性扰乱确定性:游牧民族游游荡荡,忽隐忽现,不确定性极大,把确定性强的、中心地区的定居农业民族或城堡中的市民折腾得死去活来,以至于东西方都出现了一个同样的历史现象——野蛮人灭了文明人的国。这非常符合熵增原理——从有序到无序是自然的,保持有序或从无序中恢复有序是需要代价的。用不确定性击杀确定性有时易如反掌,比如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如果用王东岳的递弱代偿原理来讲,这就是维护局部有序会带来更大的整体无序。
(2)用差异战胜统一:对于有序的、标准的礼仪之邦而言,游牧民族就是蛮夷,就是异类。但这些异类却拥有文明人没有的视野和经验——那来自广袤草原与丰富多彩的天地共处的自然的思维和方法,那可能是对付文明人的一招致命的差异。就像毒药、克星,他们通过试探找到文明人的破绽,击打其命门,一击毙命。为什么效果如此显著?这就是外部要素的边际效用。外部的差异很容易撕破统一的系统体和系统结构,差异越大,效果越明显,越新鲜的差异,边际效用也越大。然而,外部要素的入侵也给老系统带来新的序参量、新的生机。
(3)速度为王,敏捷致胜:游牧的团伙,就像一把会飞的锋利的匕首,集中于一点,迅速而猛烈地发力,轻而易举地就刺破了那个庞大而脆弱的文明系统,放了帝国的血,罗马的坍塌似乎只是阿提拉(干掉西罗马的匈奴之王)的轻轻一指头。他们的目的往往只是为了突围或突破进而获利,得手之后就逃跑,甚至是“消灭你,与你无关”(科幻小说《三体》的话,原指宇宙主宰者清除银河系的一个副作用却消灭了人类,就像你为了吃馒头而无意中消灭了其中的酵母)。游牧民族本来只是抢劫,却偶尔地、顺便地灭了文明人的国,当然,文明还在。这种游击战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轻资产,因为轻,所以快,能够在运动中取胜。
(4)吸引子有效:这是游牧团伙最重要的特点,他们的核心利益极其简单,非常地真实有效。一方面,游牧团伙的首领,作为系统吸引子的承载者,是自然淘汰形成的,比文明人用一套严密组织产生出来的吸引子而言,团伙的吸引子更加强悍,更有生命力,更不容易摧毁。游牧团伙首领与成员的关系也是非常地物化,简单直接,几乎是完全的物质利益关系,一旦首领与团伙成员发生了共鸣,所建立的系统将非常坚固稳定,方向性极强,能过做到同仇敌忾,所向披靡。另一方面,一旦团伙首领不再具有吸引力,整个团伙立刻就会把它抛弃,转而寻找新的吸引子,迅速形成新的游牧系统。相比之下,文明世界的这种关系就复杂得多,稳定性、合力作用和系统效率也下降了很多。游牧团伙的强自组织性,带来了强机动性和生存能力,合得来就合作,合不来就散伙,但是游牧精神却从未消失。
3、成吉思汗的大系统观
最成功的游牧者可能首提匈奴王阿提拉,以及后来的蒙古成吉思汗。前者更纯粹地演绎了游牧精神,在奸杀了西罗马之后,跟教皇泡个澡聊聊天就回老家了,却把肥肉留给了日耳曼人。而成吉思汗却不满足于做个抢劫犯,他的团伙从系统破坏者演变成了系统建设者,这是因为他具有卓越的大系统观。
成吉思汗具有开放的胸怀。成吉思汗本意就是“海洋之王”,一个内陆大草原上的雄鹰是怎么看到海洋的呢?那片海洋一定是在他的心里,那就是他的使命感在召唤他走向海洋,拥有海洋,统治海洋。成吉思汗作为系统吸引子,具有多元性、全息性。
多元性表现在:他能容纳各种文化,能用好外族人耶律楚才,能允许各国通商,能允许各个民族的老婆在后宫建立各自的文化圈。全息性最牛的表现就是,他的子孙建立了26个蒙古国,历史延续800年,他的直系子孙到今天已经达到1600万人,他的最后一个皇孙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期,他的长明灯依然在点燃,他的苏鲁锭仍然在飘扬。
成吉思汗的军队从团伙变成了正规军,建立了高效的军队结构,所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系统的力量来自其优良的结构。
成吉思汗的国家系统的块茎结构,初期就建立了土豆般的四个相对独立的汗国。
4、创业靠团伙!
游牧团队——团伙,具有正规军不具备的很多优势,他们不受传统思想束缚,敢于突破一切限制,不怕死,也打不死杀不绝,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不断尝试。这些都是创新精神。
一个创业者,或是现有体制内的创新者,如果只在规定的范围内打转转,那是不可能有什么建树的。创新创业者必须打破藩篱,敢于走到外面去,敢于突破老的制度,这就是新制度经济学。有知识还要耍流氓,这才能颠覆旧势力,砸碎枷锁,解放系统,创造未来。
那么,创业的团伙应该怎么办呢?
(1)胸怀梦想,勇往直前。
团伙也要有梦想!要有使命感,团伙首领作为系统吸引子,要和团伙成员同心同德,生死与共。
(2)不断尝试,不怕失败。
在大量的试错之后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要笑对失败,只要不死就不算失败。要把失败当作常态看待,但坚定地期待着那个“万一成功了呢”。昨天我和一扬同学说,你要做好失败一百次的准备,就是这个意思。失败也是财富。
(3)升维思考,降维攻击。
站得更高些,走得更远些,多换几个视角,找到窍门,猛烈进攻。坚决避免在别人已经布设好各种防线的地带跟他战斗,一定要利用差异化来防御和进攻:他天上强你就在地上跟他打,他地上强你就水里跟他打,他那都强你就不跟他打。
(4)避免正面,迂回战斗。
一般情况下,团伙打不过正规军。凡是以少胜多者必定有奇谋。正面作战是游牧团队的大忌,游击战是正道。
(5)身怀绝技,身手敏捷。
必须尽快找到或修炼出自己的独门绝技,然后再出门。战斗时,打得赢就打,打不赢要能够安全迅速地逃跑。决不可恋战,决不可意气用事。
(6)生存第一,发展第二,再造第三。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这是第一位的,然后再去想发展,再去想子孙万年。当战略战术发生冲突时,坚决按照这个次序做抉择。
5、还是要有大系统观
我们看到游牧思想的优势,也要看到它的弱势。
游牧思想的强自组织性有利于开创新局面,但不利于维护系统长远发展壮大,要守业,还是要靠团队,高度组织化的团队。
我们讲块茎思想、游牧思想,并不是全盘否定理性的树状思维和组织作用,而是要把他们结合起来,避免走极端,避免僵化的机械系统观,坚持用大系统观观察世界,思考世界,改造世界。
总之,砍到大树不是目的,把大树和小草结合起来才更有用;不是一定要彻底砸碎老系统,在老系统中注入新的战斗力可能更能推动系统不断发展。
由于是一时兴起而文,很不全面,也不深刻,抛砖引玉吧,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敬请关注
免费开源电子著作
《大系统观:看世界的大视野大思维大格局大超越》
Big Systems View:
Bigger outlook, bigger thinking, bigger frame, bigger promotion
on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