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冷,太阳落山也越来越早。每当此时,我总是格外的想家。
有首诗说得好“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此时,这就是我内心最温暖的画面。
还记得小的时候,家里特别冷。那个时候还没有暖气,冬天取暖都是用一个“火盆”。
冬天里的取暖器,火盆
火盆,是怎么来的呢?
早上做饭的时候会尽量烧一些树木的粗枝或者大根,然后在它完全燃尽的时候,把它弄出来放在火盆里。
所以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妈妈把火盆端到炕上来,这个时候最暖和。
有一次,在家里包饺子。
说实话,那个时候可不像现在,随时都能吃上饺子。
我也参与其中,于是爸爸就耐心地教我包饺子。
刚开始学,总也包不好,不是把饺子皮弄破了,就是饺子没包严实。
反正,这些饺子一旦下了锅,不仅馅会漏出来,还会弄的一锅饺子磨磨唧唧。
为了不影响这一锅饺子,爸爸把我包的饺子都单独拎出来。
这个时候爸爸像变戏法一样找出一个篦子来,然后篦子架在火盆上,再把我包的那些“残疾”饺子放在篦子上烤。
不一会儿,饺子的香味就出来了。
烤熟之后,再一尝,果然比水饺更胜一筹。
当然,除了烤饺子之外,我们还常常用它烤干粮。
火盆烤土豆
那个时候冬天晚饭吃得早,小孩子又容易饿。所以一到了晚上,总会考些干粮吃,比如土豆、红薯等。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再回到老家其实也很难见到谁家用火盆了。
有些事虽然小,却成了一生的记忆。
#头条创作挑战赛#
#媒体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