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的百度解释是:以低调的方式进行炫耀,明贬暗褒。所以想要凡尔赛无论如何起码先要有可以褒奖或者炫耀的资本,这让我们等这类小民小众就无计可施了,但看完《爱情神话》后,我突然悟到了另一种凡尔赛体系。
1,“差一点”话术
比较经典的一段对话就是徐峥饰演的白老师和马伊琍饰演的李小姐在片场发生的。白老师问李小姐读的什么大学,李小姐回答:“不是什么好大学”,重点是后面那半句:“差了三分就能考去同济了”。
以为这里就凡到头了,后面李小姐又补了半句:“后来差一点就去纽约大学了”,把自己的学校一下提拉到了海外。
前两句“差一点”,完美地做到了话术的转移,生生地掩盖了自己没上啥好大学的事实,用运气不好把自己大学直接拉到了海外战场。但万万没想到是白老师居然继续追问:“那最后去了哪里”,一般人被问道这里,基本很难下台阶了,毕竟前面又是重点国内大学,又是知名海外高校的,但是李小姐不一样,她凡到了最高级:“留在上海做广告了,得不到最好的,情愿换条路走”。
好一句”换条路走”,其实就是李小姐自己给自己铺的台阶,还是条带着红地毯的台阶,李小姐可以说是华丽丽的从高台优雅的走下来,绝绝子了。
换句话说就是把自己希望而没有做到的用“差一点”来做前缀,多来几个“差一点”,每个都有递进功效的话,就可以达到空手套凡尔赛的最高级了。
2,“还没有”话术
还有一幕就是李小姐一直对外宣称自己女儿在国外,但后来白老师去李小姐家里送东西,看到李小姐家里发现了混血女儿就在家里,以为是从国外回来了,谁知道马伊琍来了一句:还没去呢。就化解了所有的事情。
这又学到了呀,下次出去吹嘘的时候都可以说了呀,我老公在国外工作,父母在国外移民了,女儿在国外读书了,一旦被朋友碰上了。只需要回复一句话:还没去呢。因为你若是用一句:回来了,那就是撒谎了呀,“还没去呢”不一样呀,只要未来有可能,都不算撒谎呀,可以因为国内事情多,签证没下来等等原因都可以作为没出去的理由。
3,“去”和“回”
电影的凡尔赛可谓到处都是,比如老乌跟白老师抱怨:上海越来越没有人情味了,越来越不欢迎自己了,白老师嘲笑老乌可以离开呀,老乌不慌不忙的说:等忙完事情就回去欧洲。
这里有两点值得说道说道,第一纵观全剧,老乌没啥可忙的,第二注意:用的是“回”,为啥这么说呢,这又要说起剧中李小姐的混血小女儿了,也是凡尔赛小祖宗,一小段对话说的是白老师哑口无言,白老师问女孩什么时候她妈妈送她去欧洲,小女儿赶忙更正:是回欧洲,她妈妈才是去欧洲。可见“回”字的重要程度了。
看完小女孩的话,我也想跟白老师说一样的,你把这个精神头用到学习上也不至于作为一个英国人连英语也说不好了。
4,反例:“想当初”
凡尔赛确实有分高下,以上三例都属于润物细无声的,而下面的例子就属于过于抓马,就会让人毫无信任感,凡尔赛丝毫没有用到地方。比如老乌的“想当初”。一次是老白和Gloria发生关系后,Gloria立刻重金付钱购买白老师的画,老乌就只会“想当初”。
是不是经常听喝酒喝多的叔叔伯伯,同事们说起“想当初”,每次听到就觉得这哥们又开始吹牛了,所以说话术是有讲究的,同样的追忆过去,娓娓道来的“差一点”就要比霸气侧漏的“想当初”强多了。
所以以后过年再碰上七大姑八大姨,请套用如下公式:
七大姑:现在做什么工作的啊?什么职位呀,一个月能赚多少啊?
你:我去年差点能当总监,后来好几个猎头找我去其他公司做CEO,但我觉得都不是很合适。
八大姨瞪大双眼问你:那后来呢?
你:后来还是在家里待着了,因为我觉得得不到最好的,不如换条路走。
七大姑:那你接下来什么打算?
你:等忙完这阵子,想回趟欧洲,去那边看看是不是有喜欢的。
这一阵操作,觉得让亲戚们哑口无言。
其实如上都是戏说,因为已经有足够影评人对这个电影发出了足够的专业评论了,而我等观众就只是看到了一些有趣的细节跟大家分享,不过真心说起来,《爱情神话》拍的真的非常好,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电影,尤其作为新上海人老上海人,还有那些仍然在爱情里面沉浮的人儿们。以上只是看完之后的一些特别的感触,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点赞留言+关注,三小天也愿意更多分享一些其他电影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