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一种清除蔬果残留农药的方法,是将一杯米醋加入洗菜盆(标准家用),搅动后,将不同的水果放入,约十分钟,此时,水会变得很脏,水果会充满光亮,没有蜡质或脏点附在水果表皮上。如草莓、红莓、蓝莓等浆果类均可用此法清洗,以去除农药残留。
这种说法主要依据来自台湾省,高雄高工化工科的科研论文,利用光谱证明,将蔬菜浸泡在加了醋的水中,可以将农药清除,方法如下:“普通的白醋三滴加入水中,西蓝花菜浸泡两分钟,即可把农药清除出来,比苏打粉更好用。也可以用一般食用醋代替,同样两或三滴,泡两分钟即可。”
除此之外,网络上还流传着各种所谓的有效清洁农药残留物的方法。除了“醋”之外,“小苏打”和“盐巴”同样都是民间广为流传可去除农药的天然洗剂。但其实,网络上的各种方法只有一部分是相对有用的,并不完全针对所有的蔬菜水果,例如醋,只有具有氨基和碱基结构的农药,才能被醋溶出,从而达到去除残留的效果。
台湾大学农业教授颜瑞泓在自己所著《正确洗菜,摆脱农药阴影》一书针对“盐”、“小苏打”与“醋”的农药清洗原理与效果逐一分析:
附着在蔬果上的农药成分多为偏脂溶性的物质,如果使用盐水清洗,盐水对脂溶性化合物的溶解度不好,而且稀释后的盐水大多使用浸泡方式处理,效果不比用清水冲洗干净。
小苏打的化学名称是碳酸氢钠,具有弱碱性,常用于中和食物酸性。不过有许多酸性农药,在碱性环境中,降解速度会变快。像是常用在十字花科蔬菜或叶菜类的杀虫剂马拉松,在pH7(中性)环境中半降解周期为六天,pH9(弱碱性)食物半降解周期仅需半天。但是一般洗菜通常都是十几分钟就完成,因此短时间使用小苏打清洗的效果未必比清水冲洗来得好。
醋具有酸性,因此用醋清洗使用杀虫剂马拉松的蔬果,反而会延长降解时间,去除农药效果适得其反,同时醋的味道会留在蔬果上,如果生食未经烹调,则会影响食物的风味。
由此可见,清水冲洗的效果是最好的。但仍有些技巧需要特别留意。台湾亚洲大学生物科技系教授林益升在其《农药与生活》的文章中也曾提到,农药残留的清洗效果跟农药残留在蔬果上的部位、残留的农药种类和清洗方法都有关系。如果是接触型农药,只要正确地冲洗、轻刷或削皮就能轻易去除大部分残留。如果是系统型农药,已经进入蔬果里层,清洗之外,可以采取加热、烹煮等的方式让残留农药分解、随蒸气扩散或溶入油水中。
洗菜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的工具、偏方或洗洁剂,把握洗菜关键,确保把菜洗净、安心食用,而不担心残留农药下肚。食前处理是去除残留农药最有效的方法,除大家所熟知的清水洗净外,例如烘烤、油炸、汆烫、清炒、腌渍、发酵所经历的物理及化学作用,如热分解、酸碱水解、发酵作用都能有效降低农药残留的风险。
不过大家可能不知道,“水”本身对于去除蔬果上的残留农药就是最为有效的,又以“流动水”效果最好,日常生活中,无需使用盐、醋、小苏打、面粉、贝壳粉或天然洗洁剂等各种用品。只要针对不同的瓜果蔬菜,用对清洗方法!基本就不用担心太多。
小叶菜类(葱、小白菜、青江菜)
去除腐叶及根部
以流动水清洗叶菜的正反面
果菜类(甜椒、西红柿、茄子)
使用软毛刷配合流动水清洗表面
然后去除蒂头
甜椒切开去籽稍加清洗
豆菜类(菜豆、豌豆)
去除豆子的头尾及老丝
以流动水清洗
包叶菜类(高丽菜、莴苣、白菜)
剥除外叶丢弃
剥下食用份量以流动水清洗表面
根菜类(红萝卜、马铃薯)
以流动水清洗表面
然后削去外皮
瓜菜类(小黄瓜、苦瓜、丝瓜)
使用软毛刷配合流动水清洗
去除头尾、表皮、种子后稍加清洗
皮可吃的小浆果类(草莓、樱桃)
连梗剪下后清洗
食用前记得去除蒂头
皮不吃的水果类(香蕉、苹果、柑橘)
先以流动水清洗后
再将表皮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