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米比赛的小窍门是

生物学家们有个有趣的发现,龙虾之间会因为各种原因发生争斗。胜利的龙虾体内会分泌更多血清素,在血清素的影响下,龙虾会变得更加自信和勇敢,从而赢得更多的胜利。

400米比赛的小窍门是

反观失败的龙虾,体内则会分泌更多的章鱼胺。在章鱼胺的影响下,大脑会告诉龙虾自己已经被打败了,遇到胜利的龙虾要躲着点。

生物学家们在给失败的龙虾体内注入血清素后,失败的龙虾重新变得信心满满,敢于再次向之前的胜利者发起挑战。

人类也有同样的行为特征,不信的话,就留心观察一下自己和他人。当我们跟别人吵架,并且赢了之后,会不自觉地建立一种心理优势。如果一旦我们失败的话,下次在遇到对方的时候,会下意识地选择回避。

所以从生物学家们的研究成果来看,失败并不是成功之母。

关于成功,很多人都有一个错误的认知,即只有取得引人注目的成果才算成功。之所以说这种认知是错误的,是因为大成功离不开小成功的积累。而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我们会忽视掉那些小成功。

这也就丧失掉为自己积累自己的机会。

那么该如何让自己变得成功呢?《普通人的成事方法论》这本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这本书的作者是拉力·维德尔,作为一名著名金融家和商业培训师的他自认为一个"普通人"。在四十年的时间里,打造了横跨北美地区的金融服务公司。

维德尔在自己的事业生涯中与众多社会名流、体育明星以及大企业主有过接触,他通过细致的观察,将获得和保持成功的方法总结成了五个:及早决定、300%努力、调整适应、100%完成、持续改进。

接下来,就跟随着拉里的书,来学习超级赢家们是如何通过这五个方面来保持成功的。

及早决定

瞻前顾后出自楚国诗人屈原的《离骚》,意思是顾虑太多、犹豫不决。在开始行动前充分考虑可能遇到的问题,对于最终取得成功很有帮助。但是过分执着于细节、到处找借口以及犹豫不决,则是名副其实的梦想杀手。

真正做法应该是勇往直前,因势而动。

比尔·盖茨在儿童时代就表现出来极强的数学天赋,在少年时代又对计算机产生了极强的兴趣。在进入哈佛大学后,还曾经和伙伴保罗·艾伦共同接外包编程项目。等到盖茨上大二的时候,他选择退学创办微软公司。

盖茨之所以选择从世界顶尖大学退学,除了自己热衷于电脑编程以外,还因为看到了个人电脑的发展前景。试想一下如果故事的主角换成我们的话,我想很多人会选择继续读下去。

许多立志成大业的人往往由于种种原因半途而废,有的出师不利,刚开个头就不了了之。有的无法坚持到底,只好打退堂鼓。

他们也许是因为被人说能力不够,因此泄气。也许是因为没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在遇到问题时不知道该怎么办。也许是因为做错一件事,慌慌张张的找不到原因而招致失败。

总之他们因此丧失了继续的动力和勇气,在犹豫不决中错过了成功的机会。

所以我们如果想成为赢家,一定不能把负能量放在心上。只要下定决心,就一往无前。

300%努力

在经济下行的时期,副业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刚需。最近几年,最火爆的副业项目莫过于写作了。很多人在看到写作课程描绘的月入过万的美好前景后,义无反顾的投身自媒体行业中。

但是他们大多数人都成为了炮灰。

除了对自己能力估计不足以外,许多写作课程为了招生而有意忽略写作路上的困难,也是许多初学者半途而废的原因。

比如我们经常可以在写作课程的招生文案中,看到只有小学毕业的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后赚到了上万的稿费。还有的是在家带孩子的宝妈,在报了课程后,利用带娃间隙坚持写作而赚取上万稿费的故事。

我相信这些案例都是真实存在的,但问题在于许多想把写作作为副业的人在看到这些案例之后,会下意识地认为自己也可以做到。这会让他们过分低估可能遇到的困难,从而选择半途而废。

比如我在两年前报过一个写作课程,有一个初中毕业的保安在报过课程后成功签约某平台。 很多人在看到这个案例之后,兴冲冲的报了课程学习。然而最后坚持下来,通过写作赚到钱的却没几个人。

究其原因,大多数人都忽略了这其中的困难。比如多年阅读的积累、细致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这些都是能够通过写作赚钱的关键能力。如果提升自己的整体能力,而只关注如何提高写作技巧,是很难把写作做成主业的。

就像《普通人的成事方法论》中说的那样,成功的法则有两个:付出巨大代价以及提前付出巨大代价。

调整适应

胜利者与失败者的另一个区别,在于事实偏离梦想时,对待负面情绪的态度。

著名前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是世界上拥有奥运会奖牌数最多的人,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一共获得过23枚奖牌。在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之前,他是许多游泳运动员想要战胜的目标。这其中就包括他的队友,美国人莱恩·切斯特。

在一次比赛中,菲尔普斯输给了莱恩·切斯特。事实上在那场400米混合泳比赛中,菲尔普斯只拿到了第四名。这让他瞬间陷入了舆论的中心,嘲笑、质疑、批评等等负面信息像洪水一样把他包围。

如果换成一个心理素质不好的运动员,可能会就此沉沦,甚至选择退役也说不定。

但是菲尔普斯却显示出了一个强者真正该具备的心理素质,面对这些负面消息,他没有沮丧。在接受参访的时候,他接受了大众的批评和责备。他说对手比自己有的好,做了更好的战术安排以及更加充分的准备。输掉比赛错在自己,同时表示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如何做。

除此之外,菲尔普斯还表达了对失败的沮丧。

只有真正的接纳自己的失败,才会在面对失败的时候甘之如饴。否认失败的恸哭,隐藏自己受伤的心灵并不会让事情变得更好。只会让坏情绪侵蚀我们的斗志。

对此,我们能做的只有以事实为引导,以情绪为动力。告诉自己一切困难都只是暂时的,只有坚持下去才会获得成功。如果这样还不够,那就去寻求同伴的帮助。借助他们的力量,帮助自己摆脱困境。

100%完成

在行动过程中,除了遇到困难会让我们放弃,另一个让我们放弃的原因是什么你知道吗?答案可能有点出乎意料,就是在这件事即将完成的时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行百里者,半九十。

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秦策五·谓秦王》。

相传秦王嬴政在采取远交近攻的"连横"策略后,其他六国或被攻破,或被削弱,秦国眼瞅着就要统一六国。就在这大局已定的时候,亲王却不像以前那样勤勉了。

一天,一个侍卫向秦王报告说有一个年近九十的老人,从一百里外的地方赶到这里,想要求见秦王。在双方见面后,嬴政问老人赶了一百多里路,是不是非常辛苦。

这个老人说到:"是挺辛苦的,我从家乡出发后,十天内赶了九十里路。稍事休息一下,又用十天时间走完剩下的路。"

嬴政笑着说:"老人家你是不是算错了,既然走九十里只要十天,为什么最后十里路要花十天?"

老人答道:"在开始的时候,我一心赶路,所以走得很快。后来越来越接近咸阳,就越觉得累。尤其是最后几里路,更是仿佛脚上灌铅。"

秦王听完之后若有所思,在答谢了老者的教诲后,继续发愤图强,最终统一了六国。

有句俗话叫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在开始行动的时候,我们充满干劲,遇到困难也能积极想办法解决。但是在胜利的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却容易放松警惕。想着之前那么努力终于要有收获,先暂时休息一下。结果就是这一松劲儿的空档,让自己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

在这个阶段,要做的就是保持专注。将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摒弃杂音,同时做好背水一战的准备。

要记住,想成功,就要越过终点线。

持续改进

关于成功,开头就已经提到一个常见的误区,是认为只有惊天伟业才算得上是成功。然而大成功并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出现了许多苗头。这些苗头,就是我们不断积累的一个个小成功。

英格兰前球星大卫·贝克汉姆的成长经历,堪称从小成功开始不断积累的典型。

许多球迷都认为贝克汉姆能踢好球,是老天爷赏饭。然而贝克汉姆真的仅仅凭借天赋去踢球的吗?

在贝克汉姆成名后,他的母亲向前来采访她的媒体回忆到。贝克汉姆在小时候就开始了足球训练,与其他孩子一样。他从最基本的颠球开始,在最初的时候,他一次只能颠五、六个球。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将近六个月,半年之后,贝克汉姆能颠两百次。三年之后,他最多一次颠了2003次球,整个过程持续了将近一刻钟。

在完成这次点球纪录以后,贝克汉姆开始了另一项训练。那就是他后来的成名绝技,任意球。他和自己的父亲每天下午都会在公园里练习,把一间屋子上面的铁丝网当成目标。贝克汉姆的父亲站在球与目标中间,以此来逼迫自己将球踢出弧线。

这项训练持续了几年时间,据贝克汉姆的父亲回忆,小贝最少进行了五万次的任意球训练。

当我们赞叹小贝那一脚漂亮的任意球的时候,大多数人会认为这是天赋。但只有他的父母知道,曾经有个孩子为了自己的梦想付出过多大的努力。

常胜将军们将每次成功视作跳板,有了今日的小成就,才有明天的大成就。他们擅长放长线钓大鱼,不执著于眼前的利益。在完成某项任务后,迅速将目光聚焦于一个目标,并全力以赴。

因为他们知道,成大事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细水长流。

拉里·维德尔曾经问自己的一个朋友,美国一位著名棒球教练鲍勃,成功人士与普通人有什么区别?拉里得到的回答是成功人士并不认为自己优秀,他们每天都在提升自己,比普通人更加热爱自己的事业。

从这个回答中,我们会发现,所谓的成功,就是一个循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普通人的成事方法论》提到的:尽快决定、300%努力、调整适应、100%完成以及持续改进。

这些都不是什么复杂的、新颖的概念,从儿童时代开始,就不断有人在告诉我们这些。但是重点不在于掌握多少知识和概念,而在于我们是否全情投入,聚精会神。

改变行动是改变态度的唯一方法

【声明】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链接:https://www.xiaozhujop.com/a/663b072eb93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