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种考试小窍门(考试集中精力的小窍门)

前几天,收到读者周涛妈妈的私信,跟我说:

23种考试小窍门

周涛同学平时学习成绩不错,在班里能排前十名,但经常遇到一个问题,就是一到考试就紧张,每次考试成绩出来都差强人意,尤其是越到大考,成绩发挥越失常,考的越差。

其实,这并不是个例。考试是一个学生某段时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体现,其中考察的不仅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有考试心理、心理素质等。

那么,像周涛同学这种总是考试失常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从小是数理化学渣,后来却逆袭成学霸,考上工程学博士的芭芭拉·奥克利教授,在《学习之道》一书中提出了3个考试技巧,应对这种情况颇为有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学习之道》,一经出版,便占据亚马逊学习类图书榜首近十年

01 注意呼吸法:有效应对考试焦虑

当我们考试时紧张,处于压力之下,体内会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叫做皮质醇,它会导致我们掌心出汗、心跳加速,胃里就像打结一样,感觉缺氧、头脑发蒙,做题水准大大降低。

要改善这种考试紧张现象,芭芭拉教授提出一种方法——注意呼吸法

放松腹部,把手放在上面,慢慢深吸一口气。你感应到手在向外移动,甚至感觉自己的胸腔像一个膨胀的桶在向外扩张。

通过这样的深呼吸,把氧气再次输送到大脑的关键区域。它示意着一切正常,帮你慢慢冷静下来,重新进入考试状态。

对于考试紧张的同学,最好从平时就开始练习这种方法,以便在考试时能迅速进入状态。

02 由难入简法:做出难题的诀窍

考试时,大多数同学被告知的方式都是:先做简单题,后做难题。做对简单题之后,更有信心面对难题。

芭芭拉教授提出一种完全相反的解题方式——由难入简法

她认为,考试时,先做难题,再做简单题,反而有助于我们做出难题,取得高分。

做难题通常更耗时,需要大脑中的发散模式来发挥创造力解题。

试想一下:当考试时间还剩最后半小时,你却还有好几道最难的题没有做,这时候自然而然会变得紧张,无法集中注意力专注思考,做出难题的概率就会变得很小。

由难入简法则不同:

它要求我们拿到试卷后,先做难题,做不出来的话就略过,继续做简单题。

与前者不同的是,在做简单题时,寻找解决难题的方法其实也是一直在大脑后台运转着的,很可能会灵光乍现,想出难题的解法。

就相当于是一心二用。打个通俗的比方,就像是我们做饭时,可以先把米饭蒸上,再去炒菜,届时,菜和米饭就一起做好了。

03 二次检验法:把粗心丢的分拿回来

考试成绩较平时低很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粗心丢分

做题时,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大脑会欺骗我们,让我们觉得自己做的是对的,事实却并非如此。

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运用二次检验发,跳出全局,去检查试卷。

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读2遍题。读第2遍题的时候在脑子里思考,自己有没有犯以前经常犯的一些错误?比如把加看成除,把6看成8等等。

确认题目没看错且做出答案之后,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再做一遍,看得出的答案是否与前面一样,用这个方法来减少粗心和思维定式造成的丢分。

以上就是3种可以帮我们提高考试成绩的技巧,你学会了吗?你的孩子有过考试紧张的状况吗?欢迎在评论区和我分享你的看法!

本文由@学霸学习方法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链接:https://www.xiaozhujop.com/a/563b108b49a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