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洁工作中的小窍门桌面

周一早晨的你,急匆匆的来到公司是不是又在工位上手忙脚乱的找东西?

保洁工作中的小窍门桌面

  • 我的笔呢?
  • 我的书呢?
  • 我上周打印好的文件呢?
  • 等等,客户今天要的合同又放哪了?

多数职场人每天有8个小时以上坐在工位上,超过了每天1/3的时间,却很少见人把工位整理的井井有条,更多的是东西乱放,要用的时候怎么也找不到。

生活中,当某个地方出现垃圾时,如果没有人及时打扫,你会发现陆续的会有更多的垃圾出现在这儿。

我们的工位也是一样,一开始可能就随意放了几本书在桌面上,不一会又随手放了几支笔、一两个喝完的饮料瓶、一团团用过的废物纸巾等,东西越堆越多。如果你不去管它很有可能造成“破窗效应”。

所谓破窗效应就是,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不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

虽然不及时整理工位不会带来“犯罪”这么严重的后果,但脏乱的办公环境的确会让我们的情绪变得烦躁、焦虑、消沉,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甚至会影响到周边人的情绪体验,久而久之整个公司的办公环境都可能陷入混乱的状态。

为自己营造一个整洁的办公环境十分必要,但追求整洁并不是一味的“扔扔扔”,东西越少越好,而是要学会和工作环境好好相处。

日本企业家键山秀三郎发现了一种非常神奇有效的方法——扫除道,使用扫除道你将收获的不仅仅是宽敞、整齐有序的办公环境,你还会拥有精神饱满、身心愉悦的工作面貌,甚至能带动整个公司的文明氛围。

01

“扫除道”的由来

所谓扫除道,就是指彻底的清扫,是几十年如一日持续性的扫除,是能够影响很多人加入其中,共同营造企业文化的扫除。

键山秀三郎,是一个在日本六十年如一日的打扫公司卫生的董事长,也是掀起日本扫除道热潮的领袖。

创立公司的最初十年,他发现员工心态普遍浮躁,工作不顺心时,常常发脾气,摔包或是踢椅子,键山秀三郎想平缓员工的情绪,但觉得自己不善言辞,只好选择扫除的方式为员工营造一个整洁的环境,希望能减少他们的焦躁。

刚开始,当他在打扫厕所的时候,常看见他的员工就在旁边上厕所。当他打扫楼梯的时候,他的员工直接从楼梯那里跨过去。

直到十年后,才有一两个人主动和他一起搞卫生。

等到二十年之后,大部分员工开始帮忙,员工们自觉的提前来公司扫除。就这样,扫除的企业文化渐渐形成。公司的风气也越来越好,员工的集体意识、配合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人际关系也逐渐好转。

后来,键山秀三郎成立了扫除道协会。在实践中,很多企业都跑来学习,并且学习过后真正的提高了公司的效率。

这种彻底持续的打扫感化了参与打扫的员工内心,让员工谦卑、专注,更加注重团结合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营造了整洁有序的工作环境。更可贵的是公司因为坚持扫除获得了客户认可,为自身的长远稳定发展赢得了商机。

可见这样的扫除道精神不仅仅是乐于打扫卫生的精神,而是通过持续性的扫除获得整个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自身的成长。


02

“扫除道”的积极意义

1. 改善你的工作状态

有调查显示,高达77%的员工认为杂乱无章的桌面会明显降低工作效率。而通过定期扫除,我们能给手忙脚乱的自己按下暂停键,重新调整工作环境,提升效率。

为什么我明明放在桌上的文件就是找不到了?原因是你桌上的废旧文件太多,而重要的文件也夹杂其中,你得一页页找,越找越着急,越着急越找不到。

而打扫的过程,就是处理、选择、扬弃的过程,是你与环境的互动。比如将文件按标签分类整理,用到的时候能快速找到所在位置,通过这样的整理能显示出你的工作逻辑性和条理性,而不是在用到的时候杂乱无章的无从下手。

“当你身处逆境的时候,把周围彻底打扫干净,会给自己一种得救的感觉”。

2. 有益身心健康

定期扫除,不仅能减少粉尘、螨虫、病菌给我们身体上带来的危害,同时在打扫的过程中,也能锻炼我们的身体,通过主动弯腰、擦拭、下蹲、活动手臂、手指等一系列动作能调动起你的肌肉参与到打扫的过程,在打扫时你也会思考东西该怎样摆放?怎样归类?身体和大脑都会得到同步锻炼。

当扫除完毕后,你获得了更大更干净的工作空间,自然心情愉悦,此时的工位会变成一个你期待去的地方,一个你愿意长时间呆的地方,当你对它付出了劳动和感情,它自然会回馈你更多,而不只是一个办公的区域。

“清扫一个地方,就赋予了其生命,扫除者将受益于它”

3. 成为有心之人

键山秀三郎说:“打扫中,关注每个细节、步骤的操作,有助于培养细腻的感知力,有助于推动所做之事井然有序地进行。”

通过习惯性的扫除,我们的觉察力与审美力都会得到提高,即使有一点点脏的地方或是乱的地方都会被发现。而善于发现问题正是我们在工作中需要具备的能力。

比如我的同事兰兰她的工位靠着书架,书架的顶端摆放着一盆盆绿萝,枝繁叶茂,叶子已经顺着书架垂落下来,每次大家取书都很不方便,可也没人管。

有一次,我发现那些绿萝被移走了,书架顶端摆放的成是仙人球。一问才知道,兰兰看大家每次取书都得撩开绿萝的叶子很不方便,于是就主动把绿萝放到了窗台边还进行了修剪,顺带把窗边的仙人球移了过来,这样再也不用担心会阻碍大家的视线,同时还能帮助大家吸收电脑辐射。

一个有觉察之心的人,往往能通过解决小麻烦获得大方便。

4. 主动影响他人,共同营造整洁氛围

正如键山秀三郎最初开始进行扫除的时候,没有人帮他,但渐渐地大家都觉得他的付出是有价值的,慢慢也加入到了其中,不仅公司的环境得到了改善,人际关系也更加和谐。

在每周一的早晨,我都会提前10分钟到工位,扔掉不用的废纸、发票、杂物等,然后擦拭一遍桌子,整理抽屉,将电源线、耳机线、手机充电线重新缠绕摆放到收纳盒里,把桌面的书籍、笔记本都码整齐。做完了这些,给桌上的多肉浇浇水,然后再打开电脑开始新的一天。

有一次,旁边的同事看到我在整理工位,她说:“你真勤快,再看看我这和垃圾场一样,看着都烦,不行,我得向你学习。”于是她也加入到了每周一次清理的行动中,现在的她不再像以前把吃完的早餐袋随手乱扔,不再抱怨说办工桌太小。

起初,扫除是为了给自己营造一个好的工作氛围,但你的行为会潜移默化的感染到其他人,当加入的人越来越多时,大家的幸福感就很提升,萌生出感恩之心。

03

如何在工位上进行“扫除道”

1. 基本工具的准备

我们在进行打扫时,需要事先准备好抹布、扫帚、垃圾桶,一般来说这些工具公司都有,可以不用单独准备,用完记得归为原处即可。

如果你不想用公司的打扫工具,也可以自行准备,为了节约扫除时间,可以将抹布换为湿巾或是纸巾。一般来说地面卫生会有公司的保洁来完成,所以我们只需要清理我们的桌面、柜子、抽屉等地方。

2. 扫除的结构组成

工位的扫除,大体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基本层面的收纳整理,包括桌面收纳、桌下收纳,主要目的在于将所有物品分门别类,提升使用效率。二是进阶层面的整理,通过功能、颜色的搭配增加我们工作的幸福感。

(1)基本层面-收纳整理

①桌面收纳

关键词:立体、清扫。

目的:尽可能减少桌面的占用率。

我们工位的桌面中间通常都摆放着电脑,这就占据了很大的空间,如果东西乱堆,不及时清理垃圾,办公的时候就会无从下手。

因此我们需要先对桌面的垃圾进行清扫后,再开始收纳整理。在整理时尽可能做到“立体归纳”。

比如我们在存放文件、书籍或台历时,如果把它们都平摊在桌面上就会占用很大的空间,但如果立体存放,比如安置在收纳架中就能节省出很多使用面积。

同理,我们也可以利用立体原则,在桌面的隔板处放置一些挂钩,将缠绕好的耳机、充电线挂在挂钩上,或者在是放置在挂钩的收纳篮里,这样使用起来也很方面。

②桌下收纳

关键词:归类。

目的:节省寻找时间,提高使用率

桌下一般摆放的是柜子,重点在于归纳柜子中的抽屉。如果总是把东西随手扔进抽屉了,久而久之就会变为杂货铺。

比如当你需要胶带的时候得拉开抽屉找了半天,可能它就在你的眼前,但你却怎么也看不到。因为抽屉里什么都有,笔记本、护手霜、眼药水、零食、化妆包、咖啡。。。这些物品挡住了你的视线,形成了视线盲区,当然发现不了胶带在哪。

但当你按照物品的属性进行归类,效果要好很多。

如果你不知道该如何归纳可以试着问问自己:什么经常使用?什么很少使用?

比如将办公类这样的常用物品放在第一层抽屉,拉开比较方便。如笔、便利贴、订书机、回形针、胶带、笔记本等。

其次,可以将生活用品类的物品可以放于第二层,如化妆包、洗漱袋、纸巾等,同样你需要提前将这些物品先归置好,如女士的口红、香水、眼影等应先放置在化妆包里,然后再把包放在抽屉里,而不是随意扔在抽屉中。

最后,可以将一些不常用的物品放在底层的抽屉中,比如药物类、工具类的物品。

如果物品种类太多,你还可以购置桌子抽屉收纳盒,提升抽屉的使用属性。这样,当你需要某个物品时就知道应该在第一层,哪一个格挡去寻找。需要注意的是挑选收纳盒时要注意保证抽屉收纳盒的宽度、深度、高度与抽屉匹配。

当然,经过归纳整理后出现的无用废物也要果断丢弃哦!

(2)进阶层面-舒适

①功能上的舒适

关键词:调节。

目的:劳逸结合,放松身心。

在紧张的工作中,我们需要时常调节自己的身体以保证充足的精力。可以在柜子里一对小哑铃或是弹力带,在疲劳时利用他们活动活动肩颈,拉伸一下双臂和后背。

此外,可以将桌面划分为干湿区,在湿区可以放水杯、加湿器等,这样能够提醒自己注意那片区域,避免把水洒到电脑和文件上。

当然,你还可以准备一双软底拖鞋,放在柜子下方,午休或是熬夜加班的时候能给你带来舒适感。

②配色上的舒适

关键词:生机。

目的:赏心悦目,增加幸福感。

办公桌的颜色和样式是员工无法改变的,但我们可以购置一些物品来装点我们的工位,增强愉悦感。

比如,在桌面上摆放一些小型盆栽,如多肉、仙人球、薄荷等,不仅能净化空气,吸收辐射,同时也能放松我们的眼球,或是放一些花采,如果担心气味太浓烈或是有人对花粉过敏,那永生花是不错的选择。如玫瑰、雏菊、康乃馨、满天星、枙子花等。每天和绿植相伴也能增加幸福感。

当然,你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摆放一些可爱的公仔、手办、相框等,同样能给你的工位带来生机。

3.坚持定期扫除

扫除是持续性的,如果只是三分钟热度那还是会回归到之前混乱的状态。

为了更好的坚持定期扫除,这里推荐用动机强化理论来帮助我们维持的更久。

动机强化理论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和内在需要引起的一种行为的冲动力量,并特别重视用强化来说明动机的引起与作用。强化是指伴随于行为之后且有助于该行为的重复出现的概率提高的事件或力量。能增强行为发生概率的所有刺激都是强化物。

比如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的学习活动长期的保持下去就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采取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赞扬等,引起相应的学习行为。

要实现行为的增多,需要先找到激发行为的动机需要。

动机强化理论的需要是由外部诱因和内在需要组成的。通常,外部诱因包括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如外界的表扬、奖励、物质满足等。内在需要包括的是自我的需要、内驱力的影响,如兴趣、爱好、求知欲、信念等。

当找到能满足我们的动机需要时,就能为我们的行为发生提供动力。比如在扫除前,可以问问自己定期扫除的好处。

外部诱因:定期扫除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

  • 同事看到我扫除都会夸我是个勤快的人,说不定会对我另眼相看。
  • 领导看到我整洁的工位会认为我是个细心、做事有条理的人,说不定会器重我。
  • 合作方看到了我扫除后的成果会认为我是个负责任的人,说不定能促成签约。

内在需要:定期扫除对我自己有什么好处?

  • 定期扫除能帮我营造整洁的环境,提高我的工作效率。
  • 定期扫除有助于我的身体健康,让我心情愉悦。
  • 定期扫除能帮我发现更多的整理技巧,让我成为有心之人。

找到促使你坚持下去的动机后,你会更乐意坚持,因为都是对我们有益的,可以不断增加我们扫除的行为发生。具体做法可参照一下步骤。

(1)设置目标

定期设置扫除目标,细化到具体的时间。比如每周一的早晨定期打扫,可以在周五的时候通过写便利贴的方式贴在自己的电脑上,提醒自己不要忘记。

(2)补救措施

如果周一的早晨,事情比较多,来不及打扫,也可以延迟到午休或者周一下班后。不建议推迟到隔天,因为人都有惰性心理,“明日复明日”会丧失扫除的意义。

(3)奖励机制

扫除完成后,记得给自己一点甜头,这运用的是动机强化理论中正强化的概念。

正强化是指某个愉快刺激的出现会提高个体的行为反应,如你业绩完成的很好,领导对你提出表扬,升职加薪,就会促使你继续努力,争取多多完成业绩。

扫除也是一样,奖励是必要的,要注重奖励的方式,最好还是以营造更好的工作环境为主。比如我今天打扫了工位,我奖励下自己,下班后个新的坐垫,让我明天上班能更舒适一些。

04

结语

打扫工位看似是很小的事情,但再小的事,一旦彻底做好,它便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如果你还陷在手忙脚乱找东西的困境中,停下来,开始扫除吧,说不定花费十分钟能换来一周的高效率哦!

【声明】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链接:https://www.xiaozhujop.com/a/063b6fed378a66.html